### **1. 生物膜活性下降**
- **生物膜老化**:随着时间推移,生物膜过度增厚(通常超过1-2毫米),内部形成厌氧区,导致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,甚至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。
- **微生物群落失衡**:长期运行可能使优势菌种流失或有害微生物(如丝状菌)过度繁殖,导致处理效果恶化,需更换填料重启微生物生态。
---
### **2. 污染物累积与毒性抑制**
- **有毒物质吸附**:工业废水中重金属、难降解有机物可能吸附在填料表面,抑制微生物活性,常规清洗无法彻底去除时需更换。
- **盐类或垢层覆盖**:高硬度废水易在填料表面形成钙镁盐垢,阻碍微生物接触污染物,需更换以恢复表面活性。
---
### **3. 工艺升级或水质变化**
- **处理标准提升**:排放标准趋严或水量增加时,原有填料(如传统鲍尔环)可能无法满足需求,需更换为高效填料(如MBBR悬浮填料或组合式填料)。
- **水质波动**:进水成分变化(如新增有毒污染物)可能要求更换针对性更强的填料(如改性载体负载特定降解菌种)。
---
### **4. 维护管理与成本优化**
- **预防性维护**:定期更换(通常3-8年,视材质和工况而定)可避免突发故障导致的停产损失。
- **能耗控制**:老化填料可能导致曝气阻力增大,增加能耗,更换新型节能填料可降低长期运行成本。